阻燃资讯中心 第1089页
-
多个企业股权变更背后,家居行业面临着哪些变化
股权转让、收购、实控人变更……今年以来,家居行业股权变更事件频现,涉及家具、卫浴、涂料、化工等多个领域,不乏头部家居大卖场和品牌企业。 1月初,厦门市国资委旗下企业建发股份拟以不超过63亿元收购红星美凯龙13.04亿股份,6月底交易完成,红星美凯龙正式易主建发股份,成为建发股份控股...
-
新疆喀什:企业忙于加工 销售缓慢
目前新疆棉花交售已基本结束,但局部地区由于棉农前期惜售观望,随着各轧花企业陆续停收,市场尚存有少量资源。 据喀什某轧花企业负责人介绍,今年企业整体收购价格比较平稳,均价在7.55元/公斤左右,加工指标好于去年,多数达到双29。由于收购前期棉籽价格较好,企业提前将棉籽预售,降低了综合成本。目前企业因成本倒挂皮棉暂无销...
-
一天100吨!英吉沙棉花加工进尾声
12月7日,英吉沙县棉麻公司芒辛加工厂内,屋内外大型机械设备正快速运转,运输车辆排队装载初加工的棉花有序驶出……“一天加工一百吨,20天就能全部加工完。”该厂负责人塔依尔江·乌布力说。 进入12月,英吉沙县30余万亩棉花进入加工尾声。塔依尔江说,他们厂今年收了8500吨棉花,目前还剩下2000吨,20天就能干完,厂...
-
阿克苏地区棉花收购接近尾声 棉企生产按下“快进键”
眼下阿克苏地区各地棉花采收基本结束,棉花收购工作接近尾声,棉企生产加工按下“快进键”。 12月7日,走进柯坪县金泰棉业有限公司一棉花收购加工点,雪白的棉花堆积如山,工作人员严格按照“一试五定”、异纤管理等流程,做好各项收购服务工作。 启浪乡农民买合木提·努尔种植了30亩棉花,得益于科学管理和机械化作业,棉花亩...
-
陕西石泉:“桑文旅”织就富民路
石泉县地处秦巴腹地、汉水之滨,是“丝路之源”印证文物汉代“鎏金铜蚕”的出土地,自古就是中国蚕桑丝绸生产的重要产区,有着悠久的兴桑养蚕历史。石泉蚕桑产业历经改革开放40余年的长足发展,产业规模连续十四年雄踞全市、全省、西北五省。全县桑园总面积7.6万亩(含优质桑园5万亩),养蚕农户近1万户;拥有茧丝绸及副产品加工企业19家...
-
辽宁省蚕遗传基因库被确定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
在前期通过申报材料审核和专家现场核验的基础上,12月6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新确定10个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的蚕遗传基因库被确定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纳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 近年来,辽宁省农业农村厅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种业振兴行动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持续加大...
-
四川珙县2023年小蚕共育总结表彰会暨2024年小蚕共育规范管理推进会召开
12月7日,四川珙县2023年小蚕共育总结表彰会暨2024年小蚕共育规范管理推进会召开。 会议听取了孝儿镇、曹营镇、底洞镇等乡镇小蚕共育员代表和茧站代表作的交流发言,通报表彰了2023年优秀和星级小蚕共育员,总结分析了2023年小蚕共育工作,并对2024年小蚕共育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议强调,要坚定蚕桑产业发...
-
贵州普定成功培育首批蚕种
近年来,贵州省普定县因地制宜发展桑蚕产业,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近日,在全国知名蚕种企业的技术引领下,普定县成功培育首批蚕种,打开当地桑蚕产业发展新篇章。 位于普定县农业园区的小蚕共育基地里,技术人员们正在对蚕茧进行筛选、削茧、鉴蛹、摊蛹,并把雌雄蚕蛹放置到特定的厂房里。据介绍,蚕蛹化蛹成蛾后经过雌雄蚕蛾...
-
桑蚕丝串起产业链——广西蒙山推动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我今年养了50张蚕,请基地帮育蚕种,既减轻了工作量,又提高了成活率,养蚕收益估计可以达到20万元。”记者近日在广西梧州市蒙山县采访时,新圩镇谢村蚕农莫国有介绍。 莫国有所说的基地,就是位于新圩镇的蒙山县蚕桑产业示范区小蚕共育示范基地。基地负责人梁世强说:“我们采用自主研发的自动喂蚕设备,运用小蚕共育技术,提高了蚕茧...
-
泰安市纤检所圆满完成2023年茧丝公证检验任务
近日,山东省泰安市食药检院(市纤检所)完成公证检验桑蚕干茧3544吨,生丝220批,圆满完成2023年茧丝公证检验任务。 自2006年被确定为全国桑蚕干茧公证检验三家试点单位以来,市食药检院(市纤检所)始终坚持“科学、公正、准确、高效”的质量方针,牢牢抓住如何提高有效性这一核心,积极推进,不断总结,扎扎实实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