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资讯中心 第1672页
-
棉花吐絮期如何整枝
由于霜期的限制,山东及周边棉区“立秋”后现的蕾、白露后开的花,都是无效的。为节约养分,促进早熟,应尽早摘去无效花蕾,其他毛耳、赘芽等也应及时去掉。后期整枝,去掉了棉株上新生的幼嫩部分,节约了养分,还能减轻四代棉铃虫的危害。 山东棉区部分棉农有剪空枝、打老叶的习惯,这些措施除了可以方便田间管理外,由于叶面积大量减少,总的来说是弊大于利,不宜推行。大多数棉田后期叶面积不够是主要问题。个别徒长棉田田间郁闭,通风不良,结铃较少,可在3片叶保1个铃的前提下,打掉部分多余老叶片。 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因为个别年份秋季降雨较多...
-
纺织“疫”线,守望相助!纺织高训班首次跨期学员云端交流
2022年以来,受国际形势更趋复杂及国内疫情频发等因素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压力有所增加。工业生产增速明显放缓,制造业回落更为明显。大宗原料价格持续在高位调整,在需求端相对疲弱的形势下,挤压生产环节利润空间。作为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纺织行业受到了哪些影响?又是如何应对的? 5月27日,由全国纺织...
-
乙烯利的作用是什么,棉花上怎样使用
乙烯利的化学名称是2-氯乙基膦酸。乙烯利被植物吸收后,可以在植物体内分解,释放出乙烯气体。乙烯是植物体内天然产生的一种激素,对果实有促进成熟的作用。 丰产和晚熟的棉田,棉株后期长势好,秋桃结得多,如果遇到后期低温,或秋霜来得早,上部的棉铃就不能正常吐絮,影响产量,降低品质。用乙烯利喷洒棉株,可以有效地促使棉株加快吐絮,增加霜前花产量。 用乙烯利催熟,关键是掌握恰当的喷洒时间。喷药过早会使棉叶过早衰老脱落,棉铃减少有机营养供应,棉铃发育不足,铃重减轻、衣分降低、品质下降,甚至青铃脱落;喷药过晚,因为气温低,影响催熟效...
-
怎样做好棉花的自选种留种
我国目前的棉种企业虽然不少,但大部分企业规模比较小,优良的商品种源不足。对于经济比较困难的农民来说,每年购种换种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棉农已经种植了纯度高,并且完全适合自己生产条件的优良常规型棉花品种,可以自选留种,供下一年继续使用。 自选种留种要注意以下事项: (1)去杂去劣。8月中旬至9月上旬,划定一块地力均匀、生长正常、准备留种的区域(或整块地),拔除重病株、空棵株以及株型、叶形和铃形上与大部分棉株明显不同的非典型植株。如果计划对余下的棉花全部收花留种,去杂去劣一定要从严掌握标准。 (2)选株...
-
“链”上发力产业用纺织品企业各出奇招
生产资源紧缺、物流运输不畅、市场需求停滞……疫情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让纺织产业陷入“寒冬”,供应链安全问题也再次敲响警钟。如何走出当前市场的困局?对于整个纺织行业来讲,将是一个上下求索的过程。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目前,尽管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已经基本形成完整产业链,装备制造、国际贸易、技术服务、物流服务等配套产业...
-
转基因抗虫棉有什么抗虫特点
经多年研究表明,转Bt基因和转Bt+CpTI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性有以下特点:①抗虫性上有时空分布。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抗性表现为生育前期抗虫性强,中后期抗虫性弱。具体表现为,抗虫棉对二代棉铃虫的抗虫性强,对三代、四代棉铃虫的整体抗虫性有所减弱。在相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内,转Bt基因抗虫棉不同器官对棉铃虫的抗虫性不同,一般表现为,主茎功能叶>果枝叶>生殖器官。 ②抗虫性单一。主要是高抗棉铃虫、红铃虫和玉米螟,但对棉蚜、棉叶螨、棉盲蝽、棉蓟马和烟粉虱等非靶标害虫均无抗性。③抗虫活力随幼虫的龄期变大而降低。据试验,转基因抗虫...
-
转基因抗虫棉田害虫种群发生有何特点
大面积推广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后,对棉田害虫种群结构和数量的发生有显著影响。突出的方面是,使棉铃虫防治困难、危害严重的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因而棉铃虫不再是影响棉花生产的主要障碍,从而大大减少了施药次数和施药量,节省了治虫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这是对棉花生产有利的方面。不利的方面是,由于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单一性特点,加之化学农药用量减少,使其他害虫种群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兼治,从而使转基因抗虫棉田内的其他害虫种群数量越来越多,对棉花的危害相对加重,成为棉花生产的主要障碍。这些害虫主要包括棉蚜、棉叶螨、棉盲蝽、棉蓟马、棉尖象、...
-
2021年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50强企业发布
为了发掘和培育我国产业用纺织品骨干企业,提高企业品牌影响力。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于今年年初结合2021年行业全年统计工作开展了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50强企业发布工作,并得到了广大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本着企业自愿参加的原则,以2021年度企业直报统计数据为依据,中产协于“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第五届二次理事会暨五届二...
-
怎样掌握转基因抗虫棉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策略
必须重视和珍惜使用转基因抗虫棉这一现代生物技术成果,尽量延长现有抗虫基因在生产上的使用年限,延缓棉铃虫对抗虫基因产生抗性种群的时间。研究调查表明,黄河流域棉区大量生产种植的非转基因抗虫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农作物,为棉铃虫提供了有效的“庇护所”,因此,在该区域限制上述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生产释放,是控制靶标害虫产生抗性种群的战略要求。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转基因抗虫棉并不是“无虫棉”,在生产管理上,要针对转基因抗虫棉田的生态变化特点,充分发挥其持续有效的生态控制作用,掌握以下综合防治策略: 以苗期蚜虫、棉叶螨和“伏蚜”、...
-
怎样发挥转基因抗虫棉在防治害虫中的积极作用
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应用,是棉铃虫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要使转基因抗虫棉在棉花害虫防治中充分发挥作用,栽培时要注意:①注意选用高纯度棉花良种。试验表明,播种纯度差的抗虫棉种,不仅因棉铃虫的危害而减产,还易增加用药次数和药量,提高治虫成本,降低经济效益。因此,在购买棉种时必须到正规科研单位和公司购买,不要购买走街串巷的小贩和集市上非法经营者的棉种。②要充分发挥转基因抗虫棉的良好抗虫性,必须注意正常灌水与施肥,使抗虫基因正常表达,产生较高水平的杀虫物质,从而增强棉株的抗虫能力。③根据转基因抗虫棉的抗性时空分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