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资讯中心 第745页
-
南充嘉陵:建好院士工作站打造千亿蚕桑产业
近年来,南充市嘉陵区立足蚕桑产业优势,柔性引进向仲怀、陈宗懋两位院士到村建立省级院士工作站,借助院士专家智力资源,深入实施产才融合工程,探索走出一条“引一个院士、带一个团队、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发展新路径。 领导挂联促成院士建站。围绕打造千亿蚕桑产业核心引擎,将建立院士工作站纳入“重大项目”,区委领导多次登门拜...
-
专家赴富顺县蚕桑基地进行蚕不结茧事件应急服务
为妥善处理富顺县赵化镇发生的家蚕上簇不结茧突发事件,加强向生产一线提供技术指导,助推蚕桑产业平稳发展,6月10日,应富顺县赵化镇人民政府邀请,院蚕业所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站长张友洪研究员、四川蚕桑创新团队岗位专家青学刚研究员,四川蚕桑创新团队岗位专家袁桂阳高级农艺师,蚕病检测科技人员王琳璐,到富顺县赵化镇进...
-
黄河边农家女传古老技艺 织出“致富土布”远销海外
炎炎夏日,位于山西省永济市东开张村的惠畅土布文化旅游产业园内,遍闻机杼声。黄河岸边的农家女们化身“织女”,一只只梭子在千百根彩线间来回穿梭,伴随着织布机吱呀作响,五颜六色的土布慢慢成形,这些土布将销往新加坡、俄罗斯、南非及中国多地。 永济市是中国优质棉生产基地,村民们春育棉籽、夏管棉田、秋售棉花、冬织棉布,土布在民...
-
公益项目助力传统纺织非遗技艺传承创新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为“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共有43个非遗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其中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南京云锦织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3项纺织非遗项目位列其中。 创意设计助力非遗黎锦融入当代生活 在海南,一项以提升传...
-
南通家纺企业借助“6·18”购物节各出妙招——搭上电商快车 擦亮金字招牌
近日,走进位于南通开发区的罗莱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仓储物流中心电商部的办公间,电商部负责人王锦正和同事盯着墙壁上的大屏幕,那里正播放着罗莱订单发货的实时情况,身后横幅上激励战斗的标语瞬间将“6·18”的氛围感拉满。 今年恰逢京东和淘宝双双迎来二十周年,“6·18”也是今年个消费大促节点。京东“6·18”于5月2...
-
15家全国客户 1200万供应链贷款 华杰彩亮如何在两个月内做到?
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都会有各类论坛、峰会、大赛等,活动现场耀眼的大屏以及屏幕内容信息总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共鸣。而LED屏本身少有人关注,事实上这个赛道竞争激烈,LED屏的生产企业也在积极做增量。华杰彩亮作为其中一员,究竟如何支持下游客户做大自己的生意? 华杰彩亮是指福建华杰光电有限公司与海峡彩亮(漳州)有限公司...
-
玛纳斯县近日持续高温 74万亩棉花已进入现蕾期
这几天,新疆昌吉玛纳斯县持续高温,高气温达到了41℃。眼下,当地的棉花正值现蕾期,现蕾期指的是出现花蕾到开花这一段时间,这个时候棉株生长快。为了应对高温天气可能带来的影响,农业部门通过卫星遥感监测等科技手段,指导棉农科学田管,确保丰产丰收。 在玛纳斯县乐土驿镇的棉花田里,3台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大马力拖拉机,正按照预...
-
阿克苏市103万亩棉花长势喜人 田间管理进入关键期
随着气温逐步上升,棉花田间管理也进入了关键期。连日来,阿克苏市各乡镇抓好田间水肥运筹、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为今年棉花增产、棉农增收保驾护航。 6月9日,在阿克苏市阿依库勒镇帕依纳普村的棉田里,种植户依迪力斯·艾则孜正在用无人机对棉苗进行施肥打药和机械化松土除草。一株株嫩绿的棉苗随风摇曳,长势十分喜人。 种植...
-
昌吉州种植棉花193万亩 优质棉超8成
6月6日,进入芒种时节,气温不断回升,玛纳斯县北五岔镇皇宫地村种植户潘天玉抢抓时机,给棉花浇水、除草、施肥。 连日来的晴好天气,让棉苗生长迅速,已有20厘米高,枝叶茂盛,郁郁葱葱。“我今年种植1.5万亩棉花,全部是‘新陆早82号’和‘新陆早78号’,这两个品种真不错,出苗率相当好。目前棉花长势不错,预计亩产可突破5...
-
重庆黔江:今年首批蚕茧开秤
“三夏”时节,也是蚕茧收获的季节,在国家蚕桑生物产业基地——重庆黔江区,今年首批蚕茧开秤收购。在多重有利因素作用下,不仅产茧量增加,养蚕收入更是节节高。 6月12日,在黔江区濯水镇,蚕农们早早地来到蚕茧收购站,工作人员正严格按照标准,给蚕茧称重测级、依质定价,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在重庆黔江区,桑蚕根据不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