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页
-
石狮4家企业入选2023年度省级“绿色工厂”
近日,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3年度省级绿色制造名单,石狮豪宝染织有限公司、石狮市新华宝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冠宏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德奥针织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获评“绿色工厂”称号。 为持续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助力工业碳达峰碳中和,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开展了2023年度省级绿色制造名单推荐...
-
呼伦贝尔阿荣旗:小柞蚕织就幸福新“丝”路
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挖掘柞蚕养殖优势,将柞蚕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走出了一条特色柞蚕养殖振兴乡村的新路子。 走进音河达斡尔鄂温克民族乡车辋沟村的蚕场,柞树枝叶葱郁,蚕农穿梭于林间,蚕茧在枝头摇摆,胖胖的“蚕宝宝”挂满枝头,惬意地吃着树叶,有的从枝干向上攀爬,有的倒挂于枝头,有的已经吐...
-
资阳乐至:一根蚕丝织出乡村振兴美好图景
从一根莹亮的蚕丝,到一匹柔美的丝绸,牵连着古老的农耕文明,也编织着中国桑都上千年的发展故事。栽桑、养蚕、煮茧、缫丝、是资阳市乐至县蚕农们年复一年的工作,如今,乐至蚕桑有了新的发展机会,智能养蚕、机器缫丝,科技为蚕桑产业赋能。桑葚酒、桑芽茶、丝绸面膜、白僵蚕,蚕桑衍生品正为乐至乡村振兴添砖加瓦。桑海桑田、一丝一叶,乐至人对...
-
东兰县三弄瑶族乡:党建引领带发展 桑蚕增收促振兴
眼下正是养蚕的忙碌季节,走进三弄瑶族乡双苏村桑蚕基地,一片片“绿海”映入眼帘,大片青葱嫩绿的桑树茂密生长,蚕农们在田间穿梭,忙着采摘桑叶。 双苏村苏托屯蚕农覃桂献高兴地说:“今年在家种植桑叶20亩,现在已经养了六批蚕,目前蚕茧卖价还不错,一斤能卖20多元,一个月也有5000多元的收入。” 近年来,三弄瑶族乡围...
-
江苏东台市多举措推进蚕桑生产完美收官
2023年在省市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下,江苏省东台市茧丝绸贸工农各方紧密配合,市镇村蚕桑技术人员及龙头企业服务人员精准服务,全市广大蚕农精心饲养,全年蚕桑生产取得丰产丰收。 防毒保安措施到位,蚕桑生产相对安全。一是强化宣传,利用广播、宣传标语、宣传车、微信群、东台农业公众号、印发告知书等多种形式宣传防毒保安要求和技术。二...
-
个头大品质好 预计产量50万斤!这里的秋季蚕茧开始收获
近日,山东泰安岱岳区祝阳镇的秋季蚕茧开始收获,蚕农们摘茧、售茧,丰产又增收。 在岱岳区祝阳镇的蚕房里,雪白的蚕茧布满了方格蔟,蚕农们抢抓农时摘茧。摘好蚕茧后,蚕农们会将蚕茧运到蚕茧收购站进行销售。 泰安市岱岳区祝阳镇村民徐国平:家里共有桑园40亩,一年能收四季,按照今年平均27块钱一斤计算,光养蚕全年的收入有...
-
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刊发《丝绸》办刊经验文章
致力于服务“丝绸强国”建设 小小一本《丝绸》刊,研究应用一线牵 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丝绸》杂志作为国际丝绸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行业期刊和服务平台,坚持以“引领丝绸科技、传承丝绸文化”为宗旨,致力于服务“丝绸强国”建设和国家“一带一路”倡...
-
“越是传统产业,越要创新求变”——山东夏津政企同心激发纺织产业新活力一线见闻
走进山东夏津仁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细纱车间,几百台精纺设备正飞快运转,赶制来自各地的订单。精纺设备上方的多个摄像头,正实时监控生产流程,现场只有几名工人在查看设备运行情况。 “机器多、工人少”,是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效果。站在公司数字化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的大屏前,总经理李宗志说,通过数字化智能纺纱在线监测系统,整个工厂的排产...
-
河北赞皇原村土布:农村“织娘”织出“国际范”
纺线、上定、掏勾、搡杼、过绞……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原村土布要经过大大小小72道工序。这门被称作“赞皇原村土布纺织技艺”的手艺,2013年被列入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也是如今“千年古县”河北赞皇1000多名农村“织娘”拥有的“绝活儿”。 土布是千百年来中国民间的一种手工织布工艺,在赞皇已有1000...
-
裘新时代 设计求新——2023“裘都杯”中国裘皮服装创意设计大赛总决赛在河北大营收官
10月28日,主题为“裘新时代”的2023“裘都杯”中国裘皮服装创意设计大赛总决赛在河北大营收官。本次大赛由中国服装协会、衡水市大营毛皮行业协会主办,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协办,穿针引线网、北京屹泰菁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提供了网络支持。 作为我国裘皮行业顶尖的创意设计...